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间时见子初成
在这热情似火的季节
宝安教育迎来了
助力宝安教育发展的专家学者
5月17日
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范大学专家
与宝安区教育局共同启动
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
“学校课程发展”项目
2019年12月11日,中国教育学会与宝安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合作项目。2020年10月,经过深入调研,双方确定从区域教育现代化顶层设计,构建现代学校课程体系,深化教育领军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推进合作共建。2021年4月,共同确定了“学校课程发展”项目工作方案。
合作共赢,协同推进


会议第一阶段
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和
宝安区10 所
“学校课程发展”项目实验学校
进行交流会谈


会议第二阶段
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
“学校课程发展”项目启动仪式
在宝安区教育局报告厅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高书国副秘书长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宝安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背景下,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学校教育改革“龙头”的远见担当,并认为“好理念、好空间、好课程、好队伍、好生态”的构想是在切合宝安实验区区域特点和未来愿景下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他表示,宝安区区委政府及教育系统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及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热切期望和实际行动,有力彰显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深圳精神和深圳速度。未来三年,在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进程中,着力提升宝安教育综合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地方基础教育的好经验、好典型向全国推广。
他寄语宝安教育进一步增强贡献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进实验区的工作中共同成长,创造高质量发展的宝安实践,以讲好宝安、深圳教育的故事推动讲好中国基础教育的故事,共同构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吕立杰教授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教育学部以大学-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三方合作为路径,在国内首创性提出了U(大学)-A(教育行政部门)-S(中小学)区域学校改进模式,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她表示,此次参与共建教育现代实验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的合作研究,是院校改进项目合作模式的再一次突破。教育学部精心打造一支有国内资深课程专家、国家课标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的专家队伍,更好的服务于宝安区的教育发展需求和学校课程发展需要。
她希望通过大学的专业智慧、中国教育学会宽广的平台、宝安区教育局的强力支持、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大胆实践,探索出宝安区现代化课程建设的先行之路。

受宝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英权委托,区教育局局长范燕塔对中国教育学会和东北师范大学专家一行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基于“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机遇,中国教育学会与宝安区强强联合,共同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顶层设计、现代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和教育现代化领军人才培养”等项目计划,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探索宝安经验。
范燕塔表示宝安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此次项目启动正是区教育局实施“五好”工程中“好课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保障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要求项目实验学校和全体校(园)长:一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各单位认真学习工作方案,做好谋划、部署,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非项目实验单位也须注重以课程建设带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标 “先行示范、教育先行”部署和宝安教育“四化”目标、“五好”要求,依托中国教育学会的平台、专家和资源优势,推动课程建设跨越式发展,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各位校(园)长要深刻理解课程内涵,指导教师理解到位,执行到位,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建设方案。
专家引领,优化课程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吕立杰教授作《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规划——EUSA合作的视角》专题讲座。她首先解释了“EUSA”合作内涵:“E”代表教育学会,负责政策把关、专业指导、搭建平台和资源支持;“A”代表宝安区教育局,负责组织运作、资源调配、制度推动、人员协调、测评大学作为;“U”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实际办学情况,为学校提供各项专业支持;“S”代表实验学校,在合作中自主思考,明确需求、积极实践探索创新。
根据“EUSA”的组织构架与运作机制,东北师范大学将和学校一起将拟定办学理念与学校课程规划、落地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形成学校课程方案。最终实现与创建“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相匹配的高质量、现代化课程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马云鹏教授作《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专题讲座,从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内容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以小学数学为例,讲解核心内容的含义、基本特征。
他强调,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厘清单元与核心内容的关系、确定单元中的关键问题、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马教授指出,课程是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内容理解、学生理解和教学策略,以这些要素为基础,将会开发出更好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发展”实验项目概述
为进一步提升宝安区学校课程品质,深化和发展各学科、各领域的特色课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大教育学部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学校课程指导项目。
项目遴选出10所项目学校,并结对10所民办学校,由专家团队指导各项目学校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以及校(园)本课程开发;定期开展集中的主题式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通过现场、远程等方式开展交流指导、帮扶活动;组织开展年度项目展示活动等,并对学校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估。
最终创建与“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相匹配的高质量、现代化课程体系。开发一批有标识度的好课程,推广一批有示范性的好教案,培养一批有引领力的好教师,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好成果。

立足一线,把脉问诊
当天下午
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大专家
分别前往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
共乐小学、海港小学和西乡中心幼儿园
进行中国教育学会与宝安区
第一次实地考察工作

高书国副秘书长一行在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听取三年级课堂教学情况,在听取学校发展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学校“顺学而教”“顺教而研”的教学和教研策略,并寄语学校以宝安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学校建设为契机,以优质课程激发学生潜能,并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教师梯队的研究能力,以精诚合作做出创新成果。


在共乐小学,专家团一行在听取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后,学校从“校园建设”“队伍发展”“学生培养”“课程建设”“科研引领”等方面进行汇报,并提出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调研专家现场把脉问诊,提出应聚焦思考课程机制,打造精品课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建设性意见。


在海港小学,专家们深入课堂听课并在座谈会上听取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李广教授高度评价海港小学“原生、区域、文化、创新”的理念,并就学校后期课程建设、海洋文化的挖掘与体现、深入践行与落实国家课程、大湾区视角下的学校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西乡中心幼儿园,专家团一行对班级教学活动进行调研,并听取办园情况汇报,在座谈会现场对课程创新与实施中的困难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构建共同愿景,明确办园思想,构建课程目标体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