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2月21日开始,全国各地的2022年考研初试成绩已经陆续公布。一时间,许多考研学生和家长们开启了“焦虑模式”。
“370分能不能进复试啊?”“去年这个专业录取线是360分,今年报名人数增加了许多,会不会‘卷’得很厉害啊?”……
还要等分数线,还要面临复试,焦虑是肯定的,好在也是一段非常锻炼人的成长。

考研人数年年看涨
家长和学生们这些焦虑的背后,直接原因是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从教育部的数据来看,2022报名人数比去年整整多了80万,以45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从嘉兴考研报名人数来看,记者从嘉兴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我市近三年考研报名人数(在嘉大学生、社会考生和嘉兴籍大学生):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为5912人;2021年增加了813人,报名了6725人;2022年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报名人数增加1803人,报名了8528人,相比上一年增长了26.81%!
和报名人数一起上涨的还有分数线。近几年,不管是商科、文科还是理工科,很多专业分数线都涨了。比如教育学,4年间分数线从320上涨到337。
考研报名人数的上涨,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考研作为自己大学毕业后的一个选择。考生和家长如何看待考研这件事情?
记者在考研成绩公布后采访了一名今年报名考研的嘉兴籍大学生,还有一位家中女儿去年成功保研的妈妈王女士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听听他们看待考研的心声。
王女士:女儿确定保研之前,我头发白了好多
我家孩子在西部一所双一流高校读研,最近听到很多关于考研难的话题,觉得孩子去年最终选择接受保研还是明智的,否则也要这么纠结了。
和很多家长一样,孩子大一和大二的时候,觉得好不容易完成高考上了大学,也该稍微放松一下,所以除了在学校里认真上课获得较好的结课分数外,假期里就没怎么安排其他和升学有关的事,觉得考研离自己还远呢!
这个放松让我们漏掉了一些好机会,就是去参加一些名校的夏令营,我们是去年准备要考研了才获悉,一些名校的推免保研是有前置条件的,就是之前参加过该校的夏令营等相关活动才可以报名他们的保研申请的。
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2020年9月下旬那段日子,我和孩子为选报哪所学校而焦灼的心情。唯一的安慰是,因为在校学习比较认真,所以各门功课的结课分数都还可以,所以她的总分在专业排名中还算靠前,保研的希望很大,但自己心心念念想去的学校,都被“没有参加夏令营”这一条挡回来了。
好不容易有一所向往的高校没有这个要求,但只开放“直博”的名额,而自己喜欢的研究方的那位导师这一年没有招生名额了。
买了一堆书,天天复习到半夜,想放弃保研资格,努力冲刺,通过自己考试进去,但每天刷到的消息都是“考研人数又增加了多少多少”、“多少多少考生放弃出国打算留下来考研”、“多少多少去年没考上的考生今年再考”……
这样的消息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很多时候,早上还信心满满地在看书,觉得自己基础不错,应该能考上,到傍晚就非常沮丧,觉得自己还没有到“一战就上岸”的水平。
这样的节奏几乎两三天就轮回一次。经过半个多月这样的纠结,学校的保研申请通知下来了,年级里的专业排名也出来了,按照排名,孩子有推免保研资格,但不太能报到顶尖学校,比较有把握的只能是985高校里相对排名较后的学校,最有把握的是自己的本科学校。
自己的本科学校虽然也是985的,但毕竟排名靠后,且离家又远,之前还是想通过考研能“考回来”,在离家近的学校继续深造。在“考”还是“保”的纠结过后,去哪个学校又成了新的纠结。
经过多次家庭视频会议,想到如今交通方便,母校毕竟亲切熟悉,就算“排名靠后”,也还“拿得出手”,最终决定在母校读研。
孩子不知道的是,她在学校纠结的时候,我和孩子爸爸也是彻夜难眠,毕竟也算是重要选择,我一下添了好多白发。现在想想,也算值了。
如果一定要说经验分享的话,我觉得就是两条:大学仍要抓紧学习,尽量把每门课都考好;如果确定在国内读研并且想保研的,记得早作准备,早点去意向高校了解他们近年来的研究生招生办法。

胡同学:想要去更高处看风景,结果不是简单的“成功”或“失败”
胡同学是一名理工科大学生,他今年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去年考研成绩成功进入复试,由于发挥失常遗憾落选。
胡同学毕业于国内某双一流高校,所学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列。谈及自己当初选择考研,胡同学说,“身边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同学,促使我想在学术上要到达更高的地步,去更高处看风景。”
作为一名已经参加过一次考研的考生,胡同学对复试也有自己的经验和心得。目前,国内研究生复试一般都会安排笔试和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胡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对面试中的表现还算满意,在笔试中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导致了最后成绩不理想。
从成绩公布,到复试线公布,期间还有一定的时间。胡同学建议,这个阶段准备笔试时要注意查询该专业往年的笔试考试科目,最好能够根据学校的教材和期末试卷来针对性复习;面试技巧,胡同学说,“精神风貌是第一位的,要向考官展现自己自信的一面,展现出学生积极好学、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当然,胡同学还建议同学们要注意英语口语的练习,因为很多高校会选择英语面试。
“考研这件事再怎么说也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人生道路的,从考生个人来说对考研的态度并不轻松,考研失败也是件无奈的事。”回顾自己两次考研的历程,胡同学说,决定考研就要放下包袱,一往无前。“结果不会欺骗,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内心的获得感也会“爆棚”。”
去年考研失利,胡同学一开始也是有点失落,但是不久后便收拾心情,重新准备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
相信也有许多同学像胡同学一样,是第二次参加考研,有的甚至是第三次。初次考研失利,应该如何整理自己的心情,如果决定再次参加考研,在这个过程中心态又有哪些不同?
胡同学说,自己第一次考研失利后,先是理智分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然后再认真思考要不要再参加。“像我一开始说的,‘想去更高处看风景’,自己虽然失利了,也不见得就没有实力。”收拾好心情后,胡同学便开始了新的复习。
“‘考研二战’过程中,自己除了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也发现自己在心态上发生了一些改变。”胡同学说,自己更加明白了“考研这件事情,结果并不简单分为‘成功’和‘失败’”。
再有就是考研的选择上,查到今年的成绩后,他不再像去年那么紧张。“考研,就是一种选择,但是不是唯一选择,如果自己确实不适合这条路,选择另外的人生道路,好好努力,其实也挺好的。”

南湖晚报教育 相伴成长之路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