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经历过,很多地方都有建设路、人民路、解放路等相同的路名。
然而比这个还多的是XX大学附属中学或者附属小学,XX外国语学院,XX实验学校,这里面XX实验学校几乎每个地方都有。我也很好奇实验学校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有这么多的实验学校?实验学校难道真的是在做什么实验吗?
这还是一个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开始做的,在教育上,杜威主张儿童要“从做中学”,而不是光凭死记硬背和逻辑演绎。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设想,他甚至还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一所实验学校。

美国教育家杜威
杜威在中国也收获了一大批迷弟,那些我们所熟悉民国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等,他们要不师从杜威要不就是杜威思想的推崇者。

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等教育界大佬
有了这些迷弟自然中国也就出现了一批实验学校,其中蔡元培创建北京孔德学校、附属于著名出版机构的商务印书馆尚公小学校等等,都是实验性质的学校。
1927年,江苏省率先在教育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条新政是要求取消独立师范学校,将其合并入中学的师范课程。正是这一操作为师范附属学校的“正名”与“更名”提供了契机:师范都被合并了,继续叫师范附属小学不太合适…既然是教育实验,那就叫“实验小学”吧。

郑州市实验高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实验学校已经不在有实验的性质,更多的是教育资源的整合,优质的师资力量整合,教育质量的提升,各地的实验学校也推动了周边房价的提升,无数望子成龙的家长也痴迷于实验类的学校,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教育公平任重道远
这样的教育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一部分学生享受了优质的师资教育,另一部分确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也许是现在教育更多的价值区别吧!教育公平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