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09:28:22
分类:专业知识
阅读(38) 评论(0)
第一名:清华大学
(211985双一流)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1年10月11日,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正式成立,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 Salvendy 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工业工程系的立系宗旨是:“在教育与研究方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系,致力于提高中国和世界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建系以来,工业工程系本着高起点、高水平、开放式的办学方针,参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建立了既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又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的工业工程学科和教育体系。全系师生员工努力贯彻立系宗旨,引进一流的师资,以国际化的视野探索教育改革,追求学术卓越,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开放式国际化办学、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和实践教育的鲜明特色,走出了一条充分汲取国际经验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开放式办学之路,已培养了一批兼具工程技术与管理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成为清华园里一个富有特色和活力的院系。
工业工程系的发展已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2011年4月,由6位美国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学者对工业工程系进行了国际学科评估,认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本科教育达到美国前10名的水平,在部分研究领域已有世界一流的表现。
工业工程学科致力于解决与效率、质量、成本和安全相关的系统问题,对于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与社会转型,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和谐富裕的强大国家,无疑能有非凡的贡献。
第二名:西安交通大学
(211985双一流)
工业工程系创建于1992年,是我国最早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下设工业工程研究室和工业工程实验室,全系17名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工业工程系招收工业工程双学位本科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150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该系主要研究方向有:生产率工程、现代生产管理、先进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余运筹学等.工业工程系拥有汪应洛、李怀组等一批著名教授,全系教师曾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两项,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累计发表论文近300余篇,出版《工业工程手册》等专著,教材及讲义20余本,并有多人次分获王宽成育才奖,宝钢及优秀教师奖,霍英东优秀教师奖和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在管理科学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名:天津大学
(211985双一流)
天津大学是1992年国家教委批准试办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也是首批获得工业工程硕士授予权的首批高等学校之一.1999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天津大学等学校培养工业工程工程硕士,2000年4月已经招生.目前,天津大学工业工程系共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9人,讲师3人,工程师1人;在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6人,出站博士后3人,在站1人.
天津大学工业工程系注重人才培养.迄今为止,已经毕业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230人,(工业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50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业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6人,授予以工业工程为论文选题的在职申请人员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00多人,授予工业工程领域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200多人.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工业工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真诚欢迎.
天津大学工业工程系与国际同行有着非常密切的学术联系,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港台地区许多著名大学的工业工程系建立了交流渠道,每年派出2人次以上的访问教师,每年接受讲座教授、访问学者10人次以上.工业工程系的教师有40%有在国外的留学背景.
鉴于天津大学工业工程系的综合实力和学科优势,在2001年某社会组织进行的专业排名中,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又一次排名第一.在对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评价时,工业工程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也是促使其排名居前的重要因素.
现代工业工程注重与信息技术、人体生物技术等高技术的结合,正在包括制造业、工程建设业、服务业和各种非盈利产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第四名:重庆大学
(211985双一流)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创建于1993年,为国家教委首批正式批准的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招生单位,目前已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工业工程系多年来不断进取,始终致力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旨在为国家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围绕制造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理论与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三大学科方向,工业工程系同时开展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省部级科技攻关及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工业工程系下设工业工程研究所、工业工程实验室以及企业战略管理与流程再造研究室等机构,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
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
(211985双一流)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系成立于1996年,2002年3月扩编并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该系隶属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依托该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等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与管理学院共享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设有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2个本科专业;具有工业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工业工程领域和物流工程领域2个工程硕士点.现有教授5人、海外兼职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目前在读博士生有20名,在读硕士生50余名,在读工程硕士生455名.该系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共建工业工程学科,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并与美国普渡大学、法国南特矿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工业工程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下设"上海交通大学卓越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物流研究心"、"上海交通大学--香港迎新软件ERP联合研发中心"等研究与开发机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生产与服务系统工程;(2)质量与可靠性工程;(3)生产与服务系统规划、设计与控制;(4)现代物流工程.目前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重点项目1项)、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及10多项地方技术攻关项目与企业委托项目.拥有"数字化工业工程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朗讯生产运作与仿真实验室"和"上海交通大学质量检测实验室",并逐步建立我国一流的工业工程科研与实验基地.该系致力于培养我国加入WTO后急需的各种层次的工业工程高级人才,竭诚与企业界在生产与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含ERP/MRP-II)、物流工程、工作研究、质量管理、现代生产模式等工业工程领域科研开发、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业工程学科.
第六名:浙江大学
(211985双一流)
浙江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始于1996年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CAD/CAM及管理方向,2002年正式设立工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始于1987年的机械制造的CIMS研究方向,2007年正式在机械工程一级下设立工业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
浙江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从事工业生产和社会服务系统的分析、设计、改善和运营的,兼有理工科思维和人文社科思维的综合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擅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持续改进系统的效率、成本和质量。
第七名:南京大学
(211985双一流)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第八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985双一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第九名:同济大学
(211985双一流)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同济大学于1999年开始筹建工业工程专业。2000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建立该专业。当年开始招收该专业的本科生,现已有本科学生6届。
在筹建专业时期,曾到国内学校进行大量调查参观,查阅国外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情况,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特点,确定了同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办学的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性质的要求和专业依托的院系的特点,制定了工业工程本科教学的培养计划;在课程的设置上,经多次、反复的酝酿和修改,根据专业的目标定位,确定了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案。这些都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工程专业成立12年以来,在对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这些大部分的工作实效性,已在专业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由于专业交叉复合的特点,工业工程实验室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已在教学和毕业设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十名:华中科技大学
(211985双一流)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专业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本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及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具备较高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知识与技能,能在机械制造、电子制造、计算机应用和各类服务(物流、金融、交通、医疗、航空等)等多行业,从事对各种复杂的生产制造与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涵盖了机械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系统工程、运筹学、管理学、人因工程、质量控制、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系统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决策分析、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
本专业拥有一支综合实力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4人(含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教师10人、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师14人),包括教授14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李培根)、长江学者2人(邵新宇、张国军),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高亮、潘全科),博士生导师14人,23人拥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海外博士学位或访学进修经历。
本专业设有“工业工程”本科、硕士、博士点,“工业工程”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先进制造工程”工程博士点,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读本科生约为200余人(生师比约为8.3:1)、在读硕士生150余人、在读博士生60余人。已形成运筹与优化、制造系统工程(生产、物流、质量)、人因与系统仿真、信息系统设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特色专业研究方向,建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因工程等教学实验室。本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在国内外数学建模大赛、清华大学IE“亮剑”大赛、工业工程改善创意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本专业与国外若干著名大学,如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伍斯特理工学院)、Michigan-Dearborn(密西根大学迪尔本分校)、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校级本科生交流体制,积极开展本科生联合办学。
近年来,“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使我国的制造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工程专业将在新的制造浪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广泛的就业口径,其中每年约有30%在国内双一流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约有8%出国深造。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自成一系,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应该是IE最强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中有一个专业叫做"项目管理与工业工程"还有几个相关方向的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工业工程属于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有几个专业方向)
天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天津和西交是开设工业工程最早的两个学校,都设在管理学院)
重庆大学
(西南地区工业工程最好的学校,我们的好多课本都是他们出的,专业在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有很多)
上海交通大学
(设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但复试线是管理学分数线)
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同济和东大都是放在机械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的叫做制造业工业工程,两个学校都是工学复试线)
华中科技大学
(华科也是放在机械学院,但是华科的机械很牛,估计那边的IE能不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的IE是江苏省最好的,但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复试线是管理学分数线)
南京理工大学
(南理工也是在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如何尚不清楚)
大连理工大学
(放在机械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放在工商管理学院,叫做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不清楚在什么系,但是跟机械关联很大)
吉林大学
(吉大的工业工程放在机械学院,应该比较强)
武汉大学
(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有一个研究方向是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
清华、天大、西交、上交被业内人士称为最难考的四所学校,由于我们这个专业大多数学校是放在管理学院的.其中放在管理学院的工业工程由于复试线是管理分数线,所以比放在机械的工学复试线要高30—40分(工学一般是310-320,管理一般是350-370).但由于每个学校都收人较少,一般都是20-30人(包括本校直升,外校保研),所以哪个学校都不是轻易能够考上勤劳的蜜蜂有糖吃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10350370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工业工程专业排名大学排名(工业工程专业哪个学校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