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
成就梦想

武夷学院怎么样好不好(武夷学院在福建名气咋样)

除了中山大学(含中山医科大学)之外,我国还有鲁迅美术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是以人名命名,其中大多数范例聚集在广东,这些院校颇具纪念意义也是极好的。2006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提到不以个人姓名命名,去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又提到原则上将不允许高校以命名命名;可能也是预防部分高校在利用名人效应有时难以控制尺度的原因吧。不过这也是个需要从实际出发的问题,比如2020年8月湖南省就有推进浏阳市(县级)筹建钱学森科技大学的消息。

在国内高校之中,福建省的这所学院说起来算是名字最特别的了,如果看作以人名命名的话,它可能还是以多个人的名字命名。这就是位于武夷山市(县级)的武夷学院;作为南平市唯一的本科院校。如果说是以所在地命名的话就应该叫武夷山学院,如果以所在地区命名则应该叫南平学院或南平师范学院,如果以河流山川命名也,因当地有武夷山也应该叫作武夷山学院,不知何故却成了武夷学院,这个名字尽管被叫了多年,但总感觉有些不习惯。

武夷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南平师范专科学校,1962年1月福州师范学院并入并组建南平师范学院,1963年9月与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厦门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合并为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历停办、复校更名,现为闽南师范大学),1978年复办南平师专并更名为建阳师范专科学校,1980年改为南平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3月改为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8月南平市决定在武夷山市筹建武夷高教园区,南平师专作为首批入驻并筹建武夷学院,同年10月南平师专武夷山校址开建。2003年9月学校陆续从南平校区(位于延平区)迁往武夷山。2007年5月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并更名为武夷学院。 学院是国内少有从市区迁至所属县市办学的高校,这是难能可贵的。当年如果没有改为武夷学院,顺延福建第二师范学院之名也很不错,按惯例命名为南平学院、南平师范学院也中规中矩,当时还没特别严格地限制高校命名,命名为闽北学院也是有可能的。所在地虽然只是南平市所属的县级市之一,但大众眼里武夷山要比南平的名气大。南平市名称源于南平县, 东汉末年闽北爆发山越民的叛乱,后被平定,为加强管理而设县,以“平定南疆”之意得名;武夷山市原名崇安县,取“崇地安宁”意得名;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北宋置崇安县,因县东南有崇溪,绕县城东南下,故名。1989年8月撤县设市,以辖区内的风景名胜武夷山命名。

武夷山其之名的由来也有多种说法,相传唐尧时长寿老翁彭祖菇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曰武,次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导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也传此地为古代闽越族,首领名武夷君,此山为古越人的栖息之地而得名;另据《异仙录》:始皇二年,有神仙降于此山自称武夷君,统录群仙,山因此而得名。 由此来看武夷山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其区别在于是以一个还是多个人名来命名的,或者说是以神话传说的人物还是以历史人物命名。基于此武夷山市既可看作是以山命名,但追根溯源的话武夷山市也是以人名而得名;因此武夷学院不管是看作以所在地武夷山市还是以武夷山命名,其名称最终的起源也在于人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10350370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名称:《武夷学院怎么样好不好(武夷学院在福建名气咋样)》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荟学网 更专业 更方便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